2011阿喵家
搬到新房間已經三個多月了,而且總算整理好了,總覺得該紀錄一下。
↓ 沙發的對面就是我的電腦兼電視。有點小,可是坐在沙發上至少算是看得清楚了。
↓ 小小的廚房,電磁爐大多拿來燒開水。在房間煮食物感覺很麻煩外總覺得棉被都會因此臭掉,所以還是不要好了。
↓ 可以翻滾的雙人床,趁著百貨公司周年慶還特別買了新的枕頭,現在總共有兩個枕頭了喔!!
阿喵家介紹完畢!接下來是碎碎念時間~
疏離感
之前我有個同學要另外一個同學幫忙碰到的軟釘子,所以他很不開心,他跟我說:「我很少主動要人幫忙,所以如果算是好朋友,收到我的請求應該知道我是有原因才會找他。」。過了好久,這段話又被我拿來咀嚼了一遍,我想大概是人在社會滾久了越來越市儈的緣故吧?!如果碰到有什麼邀請、請求、幫忙,如果自己其實不想或是真的有其他事情沒法去的話,不會直接說我不想/不能去,而是會轉一個”委婉”的理由拒絕,或是表現出一種好像很猶豫不置可否的態度。此時同樣老練的接收者收到軟釘子的人就會知道「是的他不想,所以算了吧」,想想其實我也會這樣發軟釘子,不過事實上就接收者的感覺來說,其實轉了一個彎並沒有讓接收者更舒服,反倒是會感到很疏遠。
學習獨立的事情
第一次覺得自己開始獨立是國中畢業要去五專上課的第一天,五專離家裡很遠,不過沒有因此住校,要從家裡到台中轉車才能到學校。我記得第一天是老爹把我載去台中綠川那邊搭仁友客運,下車後跟老爹說再見看著候車亭混亂的人潮然後自己跟自己說:「Hey, 接下來要靠自己了。」。五專五年佔據了我這卑微的生命的1/6以上,扣掉十來歲懵懂無知的時間更是佔了1/4以上的時間,可是我卻覺得這五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,最停滯時間。獨立了嗎?還沒!每天花3小時以上通車回家,還是活在家裡的保護傘底下。
第二次是考上研究所的時候,那時幸運地抽到了宿舍,環境雖然髒亂,但是離實驗室近、便宜、堪用。記得第一次老爸老媽跟我搬東西到學校、宿舍,那天有點下雨,把電腦搬進lab後就已經傍晚了然後再度跟爹娘說再見,口乎~這次要靠自己了!住在家裡有個很大的好處,衣服老媽會洗好,晾在陽台用太陽曬得香香,然後摺好讓我可以拿進衣櫃放,可是自己住就要自己想辦法,記得第一次洗衣服的時候因為洗衣機要20$所以選擇手洗,可是洗得整個腰酸背痛才覺得有些該給人家的錢還是要花。除了洗衣服外,吃飯是另外一個問題,我記得我到學校大概是開學的前十天左右,因為老師在還沒開學的更早前就說要寫”暑假作業”,所以我本來以為應該很多人來實驗室寫作業了。不過實際上也只有幾個人進實驗室。人雖然少,但是總是可以找到人一起出去吃飯,所以一直以來好像都是不孤單的狀態,直到碩二的時候,大家的lab漸漸分開成不同間,而且課少了大家紛紛開始睡到中午,而我因為宿舍沒冷氣,所以回宿舍幾乎都是睡覺,不然就是洗衣服,所以我早上就會進lab避暑。才漸漸的會發生沒人一起吃飯,不過還好,就是早餐買來lab吃,中午晚上通常是有人的,所以也不大孤單。
第三次是畢業後剛來台北出來工作的時候,洗衣服的流程已經很熟了,丟進洗衣機、拿出來、曬衣服、收衣服、折、放進衣櫃,Easy! 而且我準備一堆衣服可以換,所以可以累積大概一個禮拜洗一次,還有第一次住的地方樓下就有自助洗衣所以很方便,不過樓下的那間自助洗衣一次就要60$ 對我來說真是超貴的阿 (而且總覺得以前學校那種洗得比較乾淨)。剛到公司的時候吃飯也不成問題,工程師很多而且都會一起出去吃,每次大概都要七、八個人的位子。後來公司搬了家,起初還覺得有點擠的,漸漸得,我左邊的位子的人離職了跟著右邊的也走了,後來右邊有人搬來坐,左邊到我離職為止都被我霸佔 (堆放雜物之類的),後來工程師還分成了兩個team,後來的新人業務上跟我完全無關,所以也很少一起出去吃飯,凋零到最後,會出去吃飯個隊員連我只剩下兩個。後期,有時候隊員出差就開始學會,自己一個人到餐廳裡面點了餐,剩下四個人的位子但是不管還是坐下,邊扒著飯邊看著餐廳的電視,吃完休息一下付錢走人。漸漸的習慣,在餐廳裡面自己與自己對話,自己跟自己吃飯。最近,搬了新的房間換了新的工作,孤獨感好像同樣存在~team member裡面marketing好像跟designer比較好style看起來就是潮流不然至少也有型,直覺上與team裡面的engineers(包含我)也不大搭配。因為每天都煩惱晚餐要吃什麼很煩,所以最近改成早餐路邊買、午餐team一起吃、晚餐吃麥片 (本來是早餐吃麥片),不過今天心情特別好,溫度又夠低,所以想說找人來吃火鍋…卻找不到團員,心情實在是很低落捏,口艾~我已經學會在便當餐廳一個人扒便當,那什麼時候可以學會在適合聚會的簡餐餐廳一個人享用美食呢?什麼時候能開始學會自己一個人開心呢?
想想,也許我會這樣一直到回老家的那刻,所以還是早點學會獨立吧。